主頁
新聞快訊
為推進吉林省鄉村振興工作貢獻力量——學校“村醫”學生線下培訓工作側記
為進一步改善鄉村醫生學歷結構,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持續鞏固脫貧攻堅“基本醫療有保障”的工作成果,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我省自2021年全面推進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扎實做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學生的人才培養,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將該計劃列為學校專項工作,通過高職擴招在全省招錄2584名村醫學生。學校以學情分析為基礎,以培養方案為關鍵,以教師主導為重點,以管理創新為突破,以信息技術應用為手段,科學規范村醫學生教學組織、培養模式、考核評價等相關工作,保障教育質量。在完成一學年的線上教學后,2023年2月,為進一步夯實學生的理論知識,提高實踐技能,學校決定在寒暑假期間開展線下集中培訓。此次寒假培訓共有2500余名學生分三批次返校學習。
歡迎返校,“村醫”學子!
2月9日下午13:30,吉林市船營區沙河子村衛生室村醫、2021級中醫班學生張翠妤作為第一批學員返校。自從2021年12月成為醫專學生以來,這是她第一次來到學校,踏入校門的那一瞬間讓她找到學生時代的感覺,進入寢室后看到擺放整齊的被褥、臉盆、水壺等生活用品,她感到格外溫暖。
為實現村醫學生培訓效果最大化,學校多次開展基層調研并與村醫學生代表座談,根據基層醫療服務項目和村醫能力提升要求設置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專題講座、理論和實訓課程、執考綜合訓練、臨床見習等,共40學時。已經51歲的公主嶺二十家子鎮解放村衛生室村醫、2021級臨床班學生張海君看著滿滿的課程安排,高興地說:“培訓的內容非常豐富,讓我非常期待,我想了解更多內科方面的知識,以便指導日常的治療工作。”
副校長孫瑩前往返校報到處和寢室看望學生,與“村醫”們進行親切交流,關懷學生日常學習和返校期間的生活情況。校領導的問候讓學生們非常激動,他們紛紛表示一定珍惜時光,不負期望,盡全力圓滿完成學習任務,為建設美麗鄉村貢獻力量。
培訓第一天 干貨滿滿
2月10日,村醫學生線下集中培訓在學校圖書館報告廳拉開帷幕。吉林省衛生健康委基層處副處長姜擁華、長春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處處長王平和長春骨傷醫院副院長陸蘊松博士分別參加了臨床醫學院和健康學院召開的專業開課啟動會。
會后,村醫學子參觀了學校的校史館、生命科學館。在生命科學館里,同學們一邊認真聆聽老師講解、一邊拿出手機攝錄,還時不時就臨床問題向講解老師提問。館內豐富的實體標本、文字材料和電子資料讓同學們流連忘返,直到聽老師說解剖實訓課還會在這里進行,才不舍地離去。
下午,作為長春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我校校長袁兆新教授專程為村醫們進行首場專題講座,他從其擅長的肝病領域研究入手,做了肝硬化診治專題講座,讓村醫們對這一常見疑難病有了精準認識,為他們在科普、預防、轉診等方面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長春市中心醫院副主任醫師王凌云和長春中醫藥大學專家包揚分別就高血壓診治和消渴病的診治為村醫學生做了專題講座,講座現場高潮迭起,報告廳里不時響起陣陣掌聲。
醫院見習 不一樣的體驗
培訓期間,為滿足村醫學生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學校通過校院合作,安排村醫們到幾所定點醫院進行見習。村醫學生分組進入醫院臨床各科室,由科室內經驗豐富的老師床邊帶教,結合臨床內容,規范常見病、多發病的治療,提高臨床診治能力。
臨床醫學班關影同學是在長春市人民醫院參加見習的,短短的一日讓她收獲頗豐。帶教的內科老師就農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用藥,患者轉診前的處置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骨科老師則針對執業醫師考試的內容進行介紹。“真的是知識量滿滿!雖然平時有一定的臨床經驗,但現在看知識儲備上還差了很多,以后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老師的講解,幫助我規范了日常治療的操作流程,讓我心里更加踏實,堅定了為鄉親們服務的信心。”
張翠妤見習的醫院是長春市中醫院總部。在見習過程中,她看著帶教老師進行接診、治療、開方,思考著如果是自己會如何處理,并時不時的咨詢老師。看到帶教老師不僅用最樸實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病癥的原理,同時也介紹一些保健治療的小常識,這讓她很有感觸。“處在鄉村的老百姓更需要相應的健康知識和來自醫生的人文關懷,以后我要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張翠妤告訴記者。
理實一體化 在實踐中掌握真知
除了到醫院見習,學校為村醫學生開設了理論課程,并通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式,進一步規范操作,提高學生實踐技能。
“中醫診斷學課上,老師講解了四診、八綱辨證,告訴我們如何給患者辯診,教給我們一些治療的方劑,讓我相應的知識得以深化和擴展。” 中醫班的郭玨告訴記者,“在基層醫療中,多是以西醫為主,通過這次學習,我想應當把中醫運用于臨床,通過中西醫結合,更好的服務于百姓的健康。”
“模擬醫院的實訓課程,真是的非常好,非常直觀!老師講的內容非常貼合我們日常臨床工作,考執業醫師也能用上。”提起這幾天的課程,張海君同學贊不絕口。實訓課上,老師一邊講解心肺聽診,一邊展示患者心臟跳動時心臟瓣膜開放關閉情況的視頻,讓學生同步看到心臟跳動的狀態,同時在模擬人身上聽到臨床常見的異常呼吸音,啰音和心臟雜音等,這種真實的模擬,讓學生能更準確的進行診療。“這幾天的課程讓我從前有些模糊的概念清晰了,回到工作崗位之后,我會在實踐中進一步摸索,為鄉親們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也希望學校能夠安排更多像這樣比較貼合實際、接近基層醫療的培訓!”
據悉,為做好村醫培養,學校多次邀請省、市衛健委和教育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共同探討村醫計劃人才培養工作,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一套適合村醫學生的教育教學模式和方法。接下來,學校將結合人才培養目標構建教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考核,建立針對村醫計劃項目的考試、考核評價制度,確保學校培養有方,村醫學有所成,實現村醫隊伍學歷提升、能力提升、素質加強的教育目標,為促進鄉村醫生隊伍專業化、規范化,最大程度維護農村居民身體健康,推進吉林省鄉村振興工作貢獻醫專力量。(文:李春赫 圖:李雪 審核:王寧 宣傳部供稿)
宣傳部
2023年2月15日
上一條:上級領導調研指導我校“一村... 下一條:臨床醫學院召開村醫學生座談會